本帖最后由 王绍昶 于 2016-1-7 22:42 编辑
我们回顾2015年,受益于相关政策的扶持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拉动,国产机器人实现了稳定的增长,尤其是在《中国制造2025》勾勒出中国制造业未来10年发展蓝图,将包括机器人在内的十大重点领域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机器人产业发展再次提速,步入一个新的繁荣发展期。不过我们仍然能看到,我国机器人产业创新弱、竞争能力差等产业发展瓶颈仍存在。在带领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机器人产业被寄予厚望,因而展望2016年,机器人产业亟须补足短板,增强自身竞争力。惟有如此,才能翻开智能制造新篇章,为助推经济转型升级贡献更多的力量。
市场呈现几大变化
在“机器换人”浪潮的推动下,中国已经连续两年蝉联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从统计机构时下统计的数据来看,2015年中国机器人出货量仍保持较快增速。
2015年,机器人市场主要呈现以下几个变化:第一,上市公司携重金不断涌入。我们知道阿里巴巴集团携手鸿海精密入股软银公司的机器人公司,同样,这种上市公司入股机器人公司在国内也常见。自2015年3月份起,每个月都有上市公司涉足机器人产业,如3月份的卧龙电气、4月份的中兴通讯和中国南车等等。第二,应用市场不断扩大。随着工业机器人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机器人智能水平的提高,工业机器人已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应用,除了汽车行业,在电子、食品加工、非金属加工和日用消费品等行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增长快速。第三,产品类型出现变化。随着人机协作趋势的发展,小型的机器人几乎成为各家企业发展的核心产品,以协作机器人为主,市场基本都瞄准3C电子制造业。
政策扶持与产业短板
事实上,机器人时代的到来,已陆续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美国再工业化和工业互联网战略、德国工业4.0战略、日本机器人新战略、欧洲“火花计划”等均将发展重点瞄向机器人。同样,我国也不想在这场新一轮竞争中处于下风,也要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因此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便提出,要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机器人等产业发展壮大。
国产厂商需三方向改变
首先,抓住重点客户。现阶段汽车工业制造厂商仍然是工业机器人的最大用户,例如汽车,3C,家用电器等等。
其次,创新驱动促进未来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化进程。正如上文所述,国产机器人厂商关键部件进口比例较高,导致现在国内制造工业机器人成本较高。特别是减速机,国内企业购买减速机的价格是国外企业价格的近5倍,这也导致了国产机器人难以形成有利的价格优势,因此,我国如果想要形成机器人产业化,摆脱国外智能机器人企业的掣肘,必须要将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加速提上日程。
再次,避免同质化和价格战。我们需要摒弃以前靠价格战来占领市场的想法策略,取而代之的应当是高品质高精度来与他人同台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