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2-24 20: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两种方式都用过,刚开始用的非主模型工作流,用了大半年弊端显现
1.更新了制图标准,老图纸标准不协调,因为模板受标准和首选项两个一起控制,改到这儿了没改到哪儿,不停的在用户默认设置制图标准和首选项里改改改,影响效率不说,都是重复操作,你一个图纸来个十来次就顶不住了。
2.图纸复用性不好,尤其是装配图,控制起来不灵活、装配下的一个部件改了名称就图纸就丢失引用,没有重新索引这种功能,就只能改回去,后续零件名称有变化也凉凉,尤其是做部件标准化名称时,部件名称需要更改,改了那之前的装配图又索引不了。
3.预览性不好(建模制图环境二选一,反正就是不能同时操作或者查看,这样就导致图纸和建模无法直观对照检查错误,得来回在两个模块里切换,大大增加了操作次数,尤其是在夏天下午这这种操作会让你崩溃。
4.流场性不好极易卡顿,体现在装配图纸环境下,尤其是你模型比较复杂且大,在制图和建模环境来回切换时会卡到你崩溃,一个建模更改切回装配图就转圈圈,同样的操作有时转几秒有时转3、4分钟,你等吧他就一直转圈圈,你不等吧去干其他事情,他又转好了,主打就是猜不透,电脑不行一天来个好几次,我可以说人都麻了。
5.组件控制不灵活,还是装配图纸环境,A视图1组件不显示2组件显示,B视图1不显示2组件显示,这种操作控制起来比较麻烦,需要各种设置里点点点。
说了这么多你没遇到过可能很难理解,没关系,尽量不要用这种方式就行了,用主模型工作流,上述问题主模型工作流都有比较好的处理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