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查看: 934|回复: 0

[原创] 机器人人运动学中的D-H方法(干货)

[复制链接]

165

主题

99

回帖

438

积分

二级士官

积分
438
发表于 2016-3-9 22: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绍昶 于 2016-3-9 22:08 编辑

    在之前机器人运动学的帖子中,我们已经介绍了D-H法(Denavit 和Hartenberg提出一种通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机器人的每个连杆上都固定一个坐标系,然后用4×4的齐次变换矩阵来描述相邻两连杆的空间关系。通过依次变换可最终推导出末端执行器相对于基坐标系的位姿,从而建立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那样D-H法可以用来做什么呢?其实,我们分析和预算机器人关节和手臂末端执行器要求位置的关节角(运动学逆问题)和通过关节角计算末端执行器的位置(运动学正问题),进而进行研究和应用,当然,这都是后话,我们先把D-H法的使用搞明白。要进行研究就要知道机器人手臂的运动方程,进而再求其他。要求得运动方程,一般是使用D-H法来做,这是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方法来进行机器人控制的编程。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看一下D-H法。
    D-H法的建立求解有四个步骤,说起来比较简单:
    1.建立D-H坐标系,确定关节变量
    2.写出D-H参数(最关键的步骤)
    3.求解连杆变换(由公式求得各个连杆间的关系矩阵)
    4.求解运动方程(可由此来推算机器人末端所处的位置,进行精确控制,这是我们想要的)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解释一下第一步,建立坐标系。
    我们要想知道D-H参数,就必须要建立D-H坐标系。
   (1)坐标系原点的确定:关节i 轴线与i+1轴线相交时取交点; 关节i 轴线与i+1轴线异面时,取两轴线公垂线与关节i+1轴线交点; 关节i 轴线与i+1轴线平行时,取关节i+1与i+2轴线公垂线与关节i+1轴线交点。
   (2)Zi轴的确定:与关节i+1轴线重合。
ashot-1.png

   (3)Xi轴的确定:沿连杆i 两关节轴线之公垂线,并指向i+1关节 ;当连杆i和连杆i+1的轴线相交时,其为两连杆的公垂线,即Xi=Zi×Zi+1。
ashot-13.png

   (4)Yi轴的确定:按右手法则确定。
500px-Rechte-hand-regel.jpg



各位看完有何感想,可以在留言区留言,我会及时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咨询QQ:1359218528|发帖须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UG爱好者论坛 ( 京ICP备10217105号-2 )

GMT+8, 2025-4-2 17: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