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2-7-1 19: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五轴测头后处理的思路。不管是执行的雷尼绍测量循环P9811这些,还是执行的西门子测量循环CYCLExxx,亦或是单纯使用MEAS指令加测量点坐标进行测量,球形3D测头的结构设计就决定了它在测量时必须指定一个基准平面来确定测量结果的唯一性。有没有感觉很熟悉,没错和刀具半径补偿是类似的,测头在测量时也是要基于工作平面G17 G18 G19来实现的。那在五轴机床上,测头刀轴矢量经常变化,如何保证测头刀轴始终垂直某个工作平面呢?——建立局部坐标系(或叫做特征坐标系)。西门子系统叫做frame框架,用ROT、TRANS等命令实现局部坐标系的旋转和平移,fanuc系统是G68.2实现坐标系设定,结合G35.1实现刀轴定向,其他系统暂时没看过不了解。这样五轴机床测头后处理的思路就有了:当测头执行测量时,提取测量点,结合测头刀轴矢量方向,在测量点位置建立局部坐标系。我是习惯把局部坐标系的Z轴指向测头的刀轴方向。旋转局部坐标系后,相应的测量程序里的坐标点就要修改了。默认坐标点还是全局加工坐标系下的点位,需要转换成局部坐标系下的坐标值。因为我是使用的MEAS指令+测点坐标的形式,所以我的代码是MEAS=2 Xx Yy Zz Ff。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既然局部坐标系零点就是测量点,那测量语句直接写X0 Y0 Z0不就行了吗?如果执行的雷尼绍或西门子宏程序,可能这样写就行了。但因为我使用的MEAS指令,考虑到工件变形影响,需要留出一段测量超程距离。比如测头要朝向局部坐标系Z-方向测量,那我的测量语句就是MEAS=2 X0 Y0 Z-5,如果沿着X-测量,那就成了MEAS=2 X-5 Y0 Z0。这里需要判定一下测头的探测矢量,然后将探测矢量转换到局部坐标系下。这里涉及到矩阵数学运算,手机实在打不出来就不展开说了。测量完成之后,取消局部坐标系设定。以上就是整个五轴测头后处理的流程,因为我们车间设备原因,我没使用雷尼绍循环,做的比较复杂了一些,如果纯用雷尼绍循环的话应该实现难度会小很多,大家可以试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