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登录 或者 注册 请先

UG爱好者

查看: 7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智能制造:中国势在必行!

[复制链接]

二级士官

Rank: 2

173

主题

245

帖子

437

积分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3 20:18:4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中国的明星企业中,海尔、万科的竞争力在于服务:一旦出问题就会有人来修。试想:如果这事发生在发达的西方国家,你付得起人工费吗?华为的技术和管理都是国内一流的,但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未必有优势;与国外相比,华为的优势在于职工的敬业、吃苦耐劳:如果华为的员工都来自西方发达国家,让他们放弃休假行吗?干累了在办公室找个床垫睡觉、起来继续干行吗?到战火纷飞的国家施工,谁去啊?淘宝在中国横扫实体店:在国外,你找得到这么多小店主、店小二、快递员吗?比亚迪、富士康就更不用说了。因为劳动力低廉,只要中国能生产的东西,国外就没法卖高价了,所以才有“中国人卖什么什么便宜。”

       中国必须搞智能制造的原因,在于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传统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人口红利没有了。大约在2008年开始,东部地区出现了用工荒,此后农民工的工资上涨了3~5倍,随后中国进入新常态。
更糟糕的是:这种情况未来可能要严重得多。

       1962~1972的十年中,中国每年出生大约2500万人。这些人现在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等到他们退休了,每年新补充的劳动力只有1600万左右并包含700多万不乐意干体力活的大学生。这意味着,从2022年开始的十年内,大约有1亿人进入60岁并逐渐推出劳动力市场,而体力劳动者则大约减少2亿人。其结果就是:体力劳动将不再廉价,廉价的将是年轻的白领:每年毕业的700万大学生。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经济规律就是这么残酷。

       过去,政府为了促进就业(主要是体力劳动者),导致与建设相关的产业链急剧膨胀,钢铁、水泥、玻璃等产品的产量都大约占到了世界的一半、环境污染严重。由于相关产业链上有大约2亿劳动力。为保就业就得保企业,国家对环境和质量的监管往往走形、常常睁只眼闭只眼。于是,形成了“高标准立法、普遍性违法、选择性执法”的怪相、赔钱的企业也能活更是常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保就业的重要性。

       随着劳动力结构的变化,这些行业吸纳就业的作用显著变小。但是,如何让700万大学生就业,却成了非常严重的问题。两件事加在一起考虑:中国必须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促进智能制造——这些都是未来的白领们能干的事情,也可以对冲体力劳动者短缺。如果700万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不解决,社会安定难以保证。其实,中东前几年的动乱就与年轻人失业率高有关。国家一旦动乱,可能就万劫不复。所以,推进智能制造,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

       但是,智能制造能否搞好呢?这个问题真的就难说了。我个人感觉,现在至少有几个不给力:
1、 高等教育不给力。很多老师本身就缺乏实践经验、从师爷开始就没离开过学校;靠写论文、拿国家项目成了教授、博导乃至院士,己己昏昏怎使人之昭昭?缺乏经验的师傅,最容易把徒弟带到沟里。再说,现在的考核制度,教师很难把主要精力用在教学上,很多人一心向钱看、向官位看,能培养出好学生吗?

2、 资本市场不给力。现在的资本市场上,很多人是炒概念的。他们的目的就是让企业上市,然后抽身而走。至于上市之后能不能发展、甚至能不能生存就不关心了。这大大助长了资本市场的泡沫化。

3、 政府不给力。政府官员中,真正懂智能制造、深入研究过智能制造的人很少,而政府掌握的财力物力却很大。这无疑又让泡沫大了一圈。

4、 企业不给力。最近10多年,由于质量监管不到位,导致市场逆向淘汰。生存下来的很多企业急功近利、一味追求低成本,不关注质量、甚至丧失起码的诚信。其实,低价劣质产品的市场老早就饱和了。如果仍然坚持低成本战略,企业的路一定越走越窄、无异于大家一起走向坟墓。特别可笑的是:很多企业根本就不关系质量,居然高调谈创新、高调“用户至上”。

5、 民族文化不给力。我们是一个刚从农业社会走出来的国度。缺乏工匠精神,缺乏协同意识、喜欢投机取巧、缺乏数字化、模型化的习惯,缺乏知识管理的意识。这些都是大问题。

       那么,中国有没有可能性走好智能制造这条路呢?有可能!未来的中国制造有没有希望,决定于能否在体力劳动力红利消失之前,把脑力劳动的红利发挥出来。

       但是这是有前提的。实现这样的前提,恐怕一定是通过市场淘汰来实现的。很多平庸的企业要在这场技术革命中走向灭亡。泡沫吹得越大,我们付出的代价就会越大。当然,最可怕的是逆向淘汰:环保投入少的生存下来了、偷工减料的生存下来了、官商勾结的生存下来了......当然。市场到底是如何运行的,关键还是要看政府的执政能力。

       面对智能制造的浪潮,我们别无选择:退缩是死路一条,前进则可能还会有生路。前进中最大的敌人,不是狼一样的对手,而是猪一样的队友:那些砖家、叫兽、金融大忽悠、无知而自大的官员。社会资源是有限的,这些人能把有限的资源引诱到不产生价值的地方,甚至破坏科技和市场风气、败坏智能制造者名声。

       00后的孩子们一定很苦:孩子们从大学开始就要学会对自己负责,学校、企业、政府能不能靠得住,要自己做出判断。官员、教师、企业家、投资人师傅作为长者,也应该想想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忽悠别人家的孩子,就是忽悠社会、最终倒霉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国家出问题,我们终究会老无所依。

        后记。这篇文章本来是写给自己看的:鼓励自己投身智能制造的事业。智能制造肯定有风险,但这种风险就像十年前我看房价那样:房价与国家经济前途是强相关的,除非发生动乱、经济停滞,房价还是会涨的。现在的道理也一样,除非把国家的前途看空,就要做这件事。所以,看空中国的,现在就可以想办法移民了;看好中国的就可以向这个方向倾斜,并准备好付出代价的思想准备和决心。

版权声明  
本人声明此帖为本人原创帖,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有奖推广贴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1359218528
工作时间:
9:00-17:00
 
微信公众号
手机APP
机械社区
微信小程序

手机版|UG爱好者论坛 ( 京ICP备10217105号-2 )    论坛管理员QQ:1359218528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管理员,邮箱:1359218528@qq.com  

Powered by UG爱好者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8, 2024-6-6 12:54

返回顶部